当F1引擎的轰鸣声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响起,中国赛车运动员正用轮胎与沥青的摩擦书写着新的历史。从2004年上海首次承办F1分站赛至今,中国赛车运动员用二十年时间完成了从"观众"到"参赛者"的身份蜕变。
"十年前我们还在学习如何正确过弯,现在我们已经开始研究空气动力学套件的调校。"——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GT3车手
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(CAMF)数据显示,2023年全国范围内举办的场地赛、拉力赛等专业赛事超过120场。CTCC中国房车锦标赛作为本土最高级别赛事,已培养出包括张臻东、曹宏炜在内的多位冠军车手。这些车手通过本土赛事的磨练,逐步获得参加亚洲乃至世界级赛事的机会。
随着周冠宇在F1赛场的持续亮相,中国赛车运动的商业价值呈现爆发式增长。据不完全统计,2023赛季与F1中国车手相关的品牌赞助金额突破5亿元人民币。但技术层面仍面临挑战:
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电动车制造商开始布局Formula E赛事,蔚来、远景等企业通过电动方程式平台,为中国赛车运动员提供了另类发展路径。
当被问及未来规划时,正在参加亚洲F3锦标赛的19岁小将李思程表示:"我们这代车手不再满足于做'中国最好的车手',而是想证明中国车手可以在任何赛场与顶尖选手抗衡。"这种自信,或许正是中国赛车运动最宝贵的收获。
友情链接:
Copyright © 2022 世界杯德国巴西|中国足球进世界杯是哪一年|棕榈岛上的世界杯热带梦幻站|enlapalma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